先知是聖靈的恩賜之一。這項恩賜乃是餘民教會的一項特徵,它曾顯現在懷愛倫的工作中。她既是主的使者,她的著作乃是真理的延續。可信的資料,帶給教會安慰、引導、教訓及督責。這些著作也清楚表明,聖經是一切經驗與教訓必須接受試驗的標準。
|
猶大王約沙法好苦惱。敵人的軍隊步步逼近,前面的光景似乎只有絕望。“約沙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太全地宣告禁食。”(代下20:3)人開始陸續進入聖殿,懇求上帝的憐憫與拯救。
約沙法領導這一次祈禱會。他祈求上帝改變環境。他禱告說:“你不是天上的上帝嗎?你不是萬邦萬國的主宰嗎?在你手中有大能大力,無人能抵擋你。”(代下20:6)上帝不是曾在過去特別保護過祂自己的子民麼?因此約沙法禱告說:“我們的上帝啊,你不懲罰他們嗎?因為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代下20:12)
當猶大眾人都站在耶和華面前時,一位叫亞哈謝的站起來。他的資訊為恐懼的百姓帶來勇氣與方向。他說:“不要因這大軍恐懼驚惶;因為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上帝。明日你們要下去迎敵,……因為耶華與你們同在。”(代下20:15-17)早上,約沙法王告訴他的軍隊,要他們“信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就必立穩;信他的先知就必亨通。”(代下20:20)(注1)
這位國王如此絕對地相信那位默默無名的先知亞哈謝,他將他的第一線軍隊用詩班代替,頌贊耶和華和祂聖潔的榮美!當信心的讚美歌聲充滿在空中時,主就開始將混亂帶給那要攻打猶大的敵軍。殺戳如此兇殘,以致“沒有一個逃脫的”(代下20:24)。
亞哈謝在那個特別時刻是上帝的代言人。
在舊約及新約時代,先知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是否在聖經寫成之後,先知的工作就停止了呢?為了尋得答案,讓我們來回溯一下先知的歷史吧。
一、聖經時代先知的恩賜
雖然罪結束了上帝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通(賽59:2),但上帝並未結束祂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祂發展了別的途徑與人交通。祂開始借著先知們傳達祂鼓勵、警告及責備的資訊(注2)。
在聖經中,先知乃是“接受上帝的交通,將其內容傳達給祂子民的人。”(注3)先知並不自己主動說預言。“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彼後1:21)
在舊約聖經中,“先知”一詞一般是從希伯來文nabi譯出。它的意思在出7:1-2:“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上帝,你的哥哥亞倫是替你說話的。凡我所吩咐你的,你都要說,你的哥哥亞倫要對法老說。”摩西對法老的關係,就像上帝與祂子民的關係。正如亞倫將摩西的話傳給法老,先知也要將上帝的話傳給百姓。這樣,“先知”一詞乃是指上帝所指派的代言人。希伯來文nabi的希臘文對等詞是prophetes,也是英文先知prophet的字根。
“先見”一詞譯自希伯來文roeh(賽30:10)或chozeh(撒下24:11;王下17:13),乃是有先知恩賜之人的另一個稱謂。先知、先見二詞是密切相關的。聖經解釋說:“從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問上帝,就說:‘我們問先見去吧!’現在稱為‘先知’的,從前稱為‘先見’。”(撒上9:9)先見一詞強調先知對上帝資訊的領受,上帝開了先知的“眼睛”或思想,領受祂要傳給祂百姓的資料。
許多年來,上帝已借著有預言恩賜的人啟示祂的旨意。“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秘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摩3:7;參閱來1:1)
1.新約中預言恩賜的功能
新約在聖靈的諸般恩賜中,給予預言恩賜一個顯著的地位。在許多對教會最有用的事工中,一次被列在第一,兩次列在第二(見羅12:6;林前12:28;弗4:11),其中還有對信徒的特別鼓勵,要追求這項恩賜(林前14:1,39)。
新約聖經提出,先知的工作包括下列各項(注4):
(1)他們協助建立教會
教會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20,21)
(2)他們發動教會向外佈道工作
聖靈借著先知,揀選保羅與巴拿巴第一次出外巡迴佈道,並給予佈道地區指導(徒13:1,2;16:6-10)。
(3)他們建造教會
“作先知講道”,保羅說:“是造就教會”。“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林前14:4,3)上帝賜給教會先知講道,與其他恩賜一起,“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
(4)他們使教會合一並保護教會
先知協助實現“在真道上同歸於一”,保護教會防備假道,這樣,信徒就“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弗4:14)
(5)他們警告未來的艱難
一位新約先知曾警告饑荒將至。教會回應他的警告,就發動了一次救濟計畫,幫助那些因饑荒而受苦的人(徒11:27-30)。其他的一些先知曾警告保羅會在耶路撒冷被捉拿下監(徒20:23;21:4,10-14)。
(6)他們在爭論時堅固信徒的信心
在第一次教會會議上,聖靈曾引導教會在一個有關外邦信徒得救的爭論性題目上達成決議。那時聖靈借著先知,使信徒在真道上再得堅固。在將會議的決定通知教友之後,“猶大和西拉也是先知,就用許多話勸勉弟兄,堅固他們。”(徒15:32)
二、末世的預言恩賜
許多基督徒相信,先知的恩賜在使徒時代結束時就停止了。但是聖經啟示說,在末世危機之時,教會特別需要上帝的領導。它證明,在使徒時代以後仍需要先知的恩賜,而上帝也繼續賜予。
1.屬靈恩賜的延續
沒有任何聖經證據證明,上帝賜給教會的恩賜會在達成它們的目標之前收回。依照保羅的說法,其目的是“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因為教會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故仍然需要聖靈的全部恩賜。這些恩賜包括:預言的恩賜將會為了上帝子民的益處而繼續運行,直到基督回來。因此保羅警告信徒,“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帖前5:19,20)並勸勉說:“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講道。”(林前14:1)
這些恩賜並未在教會裏經常豐盛地彰顯出來(注5)。使徒去世之後,直到主後三百年(注6),先知們在許多圈子中都享有他人的尊敬。然而教會靈性的衰退以及其所造成的背道(見本書第13章),導致聖靈的臨格及恩賜的減少。同時,假先知使人喪失對先知恩賜的信心(注7)。
在教會歷史的某些時期中,先知恩賜衰退了。這並不是說,上帝就永久收回了這項恩賜。聖經指明,末世來到時,這項恩賜會出現,並幫助教會度過那些艱難。不僅如此,聖經更指出,這項恩賜會更加活躍。
2.基督複臨前先知的恩賜
上帝曾賜給施洗約翰預言的恩賜,宣告基督第一次降臨。我們盼望祂以同樣的方式再賜下先知的恩賜,宣講基督的複臨,好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準備好迎見救主。
實際說來,基督提到,假先知的興起是祂複臨已近的兆頭之一(太25:11,24)。若是在末時沒有真先知,基督就不會警告我們防備任何聲稱有這項恩賜的人。祂對假先知的警告顯明那時也有真先知的存在。
先知約珥預言說,在基督就要複臨之前,有一次特別的預言恩賜傾降。他說:“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珥2:28-31)
第一個五旬節見到明顯的聖靈顯現。彼得引用約珥的預言,指出上帝已經應許這樣的福分(彼2:2-21)。但我們可以問,約珥的預言是否在五旬節已達到它最高的應驗,或是還有另一次更完全的應驗呢?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約珥所說關於日月的現象,在那次聖靈傾降前後已經應驗。這些現象在許多世紀之後才應驗(見本書第25章)。
因此,五旬節乃是在基督複臨之前聖靈沛降的預嘗。五旬節聖靈的傾降,如同巴勒斯坦莊稼種植之後不久,在秋天降下的早雨,乃是聖靈工作的開始。約珥預言之最後完全的應驗,則相當於在春天傾降,使莊稼成熟的晚雨(珥2:23)。同樣的,上帝聖靈最後的賜下,乃在日月星辰的兆頭應驗之後,基督複臨之前(參閱太24:29;啟6:12-17;珥2:31)。這最後聖靈的傾降,正如晚雨一樣,會使地上的莊稼成熟(太13:30,39),“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珥2:32)
3.餘民教會預言的恩賜
啟示錄第12章提示了兩個大逼迫時期。從主後538年至主後1798年為第一個逼迫期(啟12:6,14;見本書第13章),那時忠心的信徒受到強烈的逼迫。其後,在基督就要複臨之前,撒但會攻擊“祂其餘的兒女”,就是那不肯對基督不忠的餘民教會。啟示錄舉出構成余民之忠誠信徒的兩大特徵:他們“就是那守上帝誡命,有耶穌的見證的。”(啟12:7依原文譯)
此處“耶穌的見證”一語,乃是說到預言的啟示,可從以後約翰與天使的對話中清楚看出來(注8)。
接近這卷書的結尾處,天使提到他自己說:“我和你,並你那些為耶穌作見證的弟兄同是作僕人的”(啟19:10),又說“我與你和你的弟兄眾先知,……同是作僕人的。”(啟22:9)這些平行的話語,清楚地說明有“耶穌見證的”乃是先知(注9)。這解釋了天使的話“預言之靈,乃是為耶穌作見證。”(啟19:10依原文譯)
莫發特(James Moffat)評注這節經文時寫道:“‘因為預言之靈,乃是為耶穌作見證’,這特別說明,那有耶穌見證的弟兄,乃是擁有預言之靈感動的人。耶穌的見證實際上等於耶穌在作見證(啟22:20)。那感動基督教先知的,是耶穌的自我啟示(依啟1:1最終出於上帝)”(注10)。
因此,“預言之靈”可以指:(1)將從上帝來的啟示默示給先知的聖靈,(2)先知恩賜的運行,(3)預言本身的媒體。
預言的恩賜,就是耶穌“借著預言的媒體賜給教會的見證”(注11),構成了餘民教會一個明顯的特徵。耶利米說這項恩賜的斷絕與沒有律法有如環節相扣。“她的君王和首領落在沒有律法的列國中;她的先知不得見耶和華的異象。”(哀2:9)啟示錄指出這兩樣為末時教會的特徵。其教友“守上帝的誡命,並有耶穌的見證。”──預言的恩賜(啟12:17依原文譯)
上帝將預言的恩賜賜給出埃及的教會,好組織、教訓並引導祂的子民(徒7:38)。“耶和華借先知領以色列從埃及上來;以色列也借先知而得保存。”(何12:13)因此,在那些最後要離開這被罪污染的地球,進入天上迦南的人中發現這項恩賜,應不足為奇。在基督複臨之後的出埃及,乃是賽11:11最終完全的應驗:“當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剩餘的。”(賽11:11)
4.最後危機中的幫助
聖經顯明,上帝的子民在地球歷史的末時,將會經驗到撒但龍的權勢最大的忿怒,因為他正進行最後的努力來除滅他們(啟12:17)。這將是“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樣的。”(但12:1)為了幫助他們在這歷代以來最強烈的戰爭中活命,上帝憑祂的慈愛向祂的子民保證,他們不會孤單。耶穌的見證、預言之靈,會領導他們安全地達到最終的目標──在基督複臨時與他們的救主聯合。
下面的說明,將解釋在聖經與聖經形成之後,預言恩賜出現的關係:“假設我們即將動身旅行。船主給我們一本指導書,告訴我們裏面包含了足夠我們整個旅程的各項指導,並說,我們若留意接受這些指導,就會平安到達目的港口。於是我們掛起帆,打開書,認真學習裏面的內容。我們發現,這書的作者訂立了一些一般原則,指導我們的旅程,並教我們一些實用的東西。他判斷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狀況;他告訴我們,旅程末後的那一部分特別危險:因為流沙及暴風雨,海岸常會改變。‘就為了這一部分的旅程’,他說:‘我已經為你們安排了一位領航員。他會來接你們。他會給你們應付四周環境及危險所需要的指引。你們必須留意聽他。’我們帶著這些指示,來到了他所說的危險時候。而那位領航員,也依照他所應許的出現了。當他提供他的服務時,一些船員卻起來敵擋他。‘我們有原版的指導書’,他們說:‘那對我們就夠了。我們依靠那書,並且單單依靠那書;我們不要你的領航。’現在是誰留意聽從那原版的指導書呢?是那不接受領航員的人,還是那些按照書上教導接受領航員的人呢?你們自己判斷吧。”(注12)
三、聖經之後的先知與聖經
先知的恩賜產生了聖經,但在聖經形成之後的時代,不可用什麼取代聖經,或在聖經上加些什麼。因為聖經正典已經定案了。
在末世,先知恩賜的功能與使徒時代十分相同。它的工作是高舉聖經為信仰與行為的基礎,解釋聖經的教訓,並將其原則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它參與建立及建造教會,使教會能完成上帝指派她的使命。先知的恩賜在責備、警告、引領和鼓勵個人及教會,保護他們脫離異端,並使他們在聖經真理上同歸於一。
在聖經之後的先知們,其工作與拿單、迦得、亞薩、示瑪雅、亞撒利雅、以利以謝、亞希雅、俄備得、米利暗、底波拉、戶勒大、西面、施洗約翰、亞迦布、西拉、亞拿,並腓利的四個女兒十分相似。他們都活在聖經時代,但他們的見證並未收在聖經裏面。而感動這些先知、女先知的,卻是那借著聖經作者說話的同一位上帝。他們的資訊並未與已經記錄的上帝的啟示相抵觸。
1.試驗先知的恩賜
因為聖經已經警告我們,在基督複臨之前有假先知會興起,所以我們必須小心審查一切自稱擁有先知恩賜的人。“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保羅說:“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作。”(帖前5:20-22;參閱約壹4:1)
聖經列出了察驗的原則,我們借此可以區別先知恩賜的真假。
(1)資訊是否與聖經相符
“人當以訓誨和法度為標準;他們所說的若不與此相符,必不得見晨光。”(賽8:20)這個經文表示,任何先知的資訊,應該與整本聖經中上帝的訓誨和法度相和。以後的先知不可與以前的先知相抵觸。聖靈絕不會反對祂先前所賜下的見證,因為上帝“沒有轉動的影兒”(雅1:17)。
(2)預言是否真的應驗?
“‘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話,我們怎能知道呢?’先知托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說的,你不要怕他。”(申18:21,22;參閱耶28:9)雖然預言只是先知資訊的一小部分,但必須要展現其準確性。
(3)是否承認基督成為肉身?
“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上帝的;從此你們可以認出上帝的靈來。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上帝。”(約壹4:2,3)這個試驗不僅僅是要求簡單地承認耶穌基督曾活在地上。真正的先知必須承認聖經對於基督成為肉身的教訓──必需相信祂的神性及先存性。祂是由童女所生,具有真實的人性,祂無罪的生活,贖罪的犧牲,祂的復活、升天代求的服務,以及祂將要再來。
(4)先知所結的果子是好是壞?
預言是由聖靈感動聖潔的神人而來(彼後1:21)。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果子認出假先知來。“好樹不能結壞果子”,耶穌說:“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太7:16-20)
在衡量自稱為先知之人時,這項忠告十分重要。它首先講到先知的生活。這並不是說,先知必須絕對完美。聖經說,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5:17)。但是先知生活的特徵是聖靈的果子,而非情欲的作為(見加5:19-23)。
再說,這項原則關係到先知對他人的感化力。對那些接受先知資訊的人,他們的生活有何影響?他們的資訊是否裝備上帝的子民從事聖工,並使他們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弗4:12-16)?
任何自稱擁有先知恩賜的人,都應該接受這些聖經的試驗。若他(或她)合乎這些標準,我們就有把握說,聖靈誠然賜給那人先知的恩賜。
四、基督複臨安息日會中的預言之靈
在基督複臨安息日會創始者之一懷愛倫的工作中,先知的恩賜十分活躍。她從上帝領受了賜給活在末時上帝子民的教訓。懷愛倫開始傳達上帝的資訊時,正值十九世紀初葉,當時的世界是一個男人的世界。她先知的呼召將她置於嚴厲批評的審視下。她通過了聖經的考驗,就持續以這屬靈的恩賜傳道70年之久。從1844年她17歲時開始,直到1915年去世,她見過兩千多個異象。在此時期內,她曾在美洲、歐洲及澳洲居住,從事輔導、建立新的工作、講道並寫作。
懷愛倫從未稱自己為女先知,當他人以女先知稱呼她時,她未曾反對過。她解釋:“早在我年輕時,好幾次人問我,你是先知嗎?我總是回答說:‘我是主的信使。’我知道許多人稱我為先知,但我自己從未說我是先知……我為什麼不稱自己為先知呢?──因為,在這個時候,許多大膽稱自己為先知的人,乃是基督工作受人藐視的原由;並且因為我的工作範圍,也遠超過‘先知’一詞所代表的……說自己是女先知?我從未這樣說過。若別人如此稱呼我,我也不會與他們爭論。但我的工作範圍如此之廣,使我只能稱自己為主的信使(注13)。
1.經歷先知的考驗
若將懷愛倫的工作與聖經先知的考驗相對照,將會如何呢?
(1)與聖經相合
她豐富的著作中,包含了成千上萬的聖經經文,並常附有詳盡的注釋。細心的研究已經證明,她的著作是前後一致的、正確的,並與聖經完全相合。
(2)預言正確
懷愛倫的著作中包含著較少的預言。一些預言已在應驗中,另有一些預言還在等待著應驗。但是那些可以接受考驗的,都以驚人的準確性應驗了。下列兩件事,可證明她先知的洞見。
a.現代通靈術的興起
1850年,當通靈術──與靈界及死人交通的運動──剛剛開始興起之時,懷愛倫就指它為一種末世的欺騙,並預言它會擴展。雖然在那個時候,這項運動完全是反基督教的,但她預見這種敵意會改變,並且基督教中的有一些人會接受它(注14)。從那時候起,通靈術已散佈至全世界,使千千萬萬的人附從。它原先反基督教的立場已經改變。實際上,許多人稱自己為行通靈術的基督徒,宣稱他們有真實的基督教信仰,並說,“通靈術者是唯一使用了基督所應許的恩賜的教徒。借著這些恩賜,他們醫治病人、預知未來,並進入更高級的存在。”(注15)他們甚至斷言,通靈術“供給你一切偉大宗教的知識,甚至能為你提供比所有聖經注釋合起來還多的有關基督教的聖經知識。聖經是一本通靈術的書。”(注16)
b.天主教與基督教密切合作
在懷愛倫有生之年,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的鴻溝,似乎排斥二者之間有任何合作的可能。基督徒中間正掀起反天主教熱潮。但她預言基督教將有大改變,基督教將會偏離其宗教改革的信仰。其結果就是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的差異減少,二者之間的鴻溝消除(注17)。
她去世之後的這些年,教會聯合運動興起,普世基督教協會成立,天主教召開第二次大公會議,以及基督教拒絕宗教改革運動對預言解釋的觀點(注18)。這些大改變,已經打破了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的障礙,導致不斷增加的合作。
(3)承認基督成為肉身
懷愛倫關於基督生平的著作甚豐。基督作為主與救主的角色,祂在十字架上的贖罪犧牲,以及祂現今代求的工作,是她絕大部分作品的主題。她所著《歷代願望》一書,曾被譽為基督生平著作中最屬靈的一本著作;而她所寫最廣為流傳的《拾級就主》(另一譯名為《喜樂的泉源》),曾引領成千上萬的人與基督建立深厚的關係。她的作品清楚地描寫基督是完全的神與完全的人。她平衡的解釋,完全與聖經的觀點一致,小心地避免了單方面過分強調神性或人性──一個在基督教歷史中造成許多爭論的問題。
她處理基督工作的整個態度,乃是實際的。不論她處理哪一方面,她主要關心的,是帶領讀者進入與救主更親密的關係。
(4)她工作的影響
懷愛倫領受先知恩賜至今已逾一個世紀。她的教會與那些留意她勸勉之人的生活,已顯出了從她的生活與資訊所造成的影響力。
“雖然她從未擔任過正式的教會職位,不是按手的牧師,並在她丈夫去世以前從未在教會領過薪水,但她的感化力在塑造基督複臨安息日會方面,除了聖經之外,無出其右者。”(注19)教會建立出版工作、學校、醫藥佈道工作,以及使基督複臨安息日會成為基督教國外佈道組織中發展最快與最大組織之一的全球佈道工作,她乃是背後的動力。
細數她所寫的材料,超過80本書、兩百種小冊單張,4600篇雜誌的文章。講道詞、日記、特別證言及書信,構成了另外6萬頁的手稿資料。
這些資料的範圍驚人。懷愛倫的專門知識,並不限於一些狹窄的領域。主曾賜給她有關健康、教育、家庭、生活、節制、佈道、文字工作、飲食、醫藥工作,並許多其他方面的勸勉。或者,她在健康方面的著作最為使人驚奇,因為她在一個世紀之前所提出的一些洞見,如今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
她的著作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並高舉猶太教及基督教傳統中崇高的道德與倫理價值。
雖然她許多著作都是為基督複臨安息日會而寫,但是她大部分作品,已獲得更廣泛的讀者讚賞。她的暢銷書《拾級就主》已譯成一百多種文字,行銷超過1500萬本。她最偉大的作品是大眾喜愛的5本《歷代鬥爭》叢書,它們詳細地描寫了基督與撒但之間,自罪的開始至罪從宇宙中被根除之間的大鬥爭。
她的著作對個人的影響甚為深遠。最近美國安得烈大學教會事工研究所作了一項研究,將複臨信徒中經常閱讀她的書,與不經常閱讀她的書的信徒,在基督徒的態度與行為上作一比較。他們的研究有力地顯出她的著作對那些讀她書的人造成的影響力。這項研究作了這樣的結論:“讀的人與基督有更密切的關係,更確知他們在上帝面前的情況,並且多半已找出他們屬靈的恩賜。他們更贊成花費金錢在公共佈道上,並為當地佈道計畫捐獻的更多。他們感到要為見證及傳道計畫有更好的準備。他們多半每日研讀聖經、為某些人代禱、參加交通聚會,並天天有家庭禮拜。他們對教會的觀感抱著更積極的態度。他們贏得悔改歸主的人也更多。”(注20)
2.預言之靈與聖經
懷愛倫的著作不能代替聖經。它們不可被置於與聖經同等的地位。只有聖經是獨一的標準,她的著作及其它著作都必須受聖經的衡量,且必須依從聖經。
(1)聖經,至高的標準
基督複臨安息日會充分支持宗教改革之唯獨聖經的原則。聖經是它自己的解釋者,並且唯有聖經是一切教義的基礎。教會的創始人,是借著研究聖經發展出他們的教義。他們不是從懷愛倫的異象領受這些教義。在他們發展他們的教義時,她主要的角色是領導他們明白聖經,及證實他們借研究聖經所獲得的結論(注21)。
懷愛倫自己相信並教導,聖經是教會的最高標準。在她於1851年出版的第一本書中,她說:“親愛的讀者,我向你推薦上帝的話,作為你信心與行為的準則。我們是借著聖言受審判。”(注22)她從未改變過這個觀點。許多年後,她寫道:“上帝已經在祂的聖言中,將有關救恩必需的知識交付與人。人應當接受聖經為具有權威而毫無錯誤之上帝旨意的啟示。它是品格的標準,真道的啟示者,經驗的試金石。”(注23)1909年,她最後一次在教會全球總會的大會上講道時,打開聖經,將之舉在會眾之前,說:“弟兄姐妹們,我向你們推薦這本書!”(注24)
回應一些信徒認為她的著作是聖經的增篇時,她寫道:“我拿起寶貴的聖經,將幾本賜給上帝子民的教會證言環繞著它……你們還不熟悉聖經。你們若研讀聖經,熱望達到聖經的標準及基督徒的完全,你們就不需要教會證言了。這乃是因為你們忽略使自己熟識上帝所默示的書,祂才設法帶給你們簡單直接的證言,叫你們去注意你們忽略去順從的默示的話,並激勵你們將你們的生活與它崇高、純潔的教訓相相合。”(注25)
(2)聖經的指導
懷愛倫視其工作為領導人歸回聖經。“人太少留意聖經”,她說:所以“主就賜下一個較小的光,領導男女去就更大的光。”(注26)“上帝的話”,她寫道:“足以光照最黑暗的心思。凡想瞭解聖經的人,都能瞭解。但是雖然如此,卻發現一些自稱研讀上帝聖言的人,其生活完全與聖經最明白的教訓相反。所以,為使人們無可推諉,上帝就賜下清楚、敏銳的證言,將他們帶回他們所忽略遵行的聖言上去。”(注27)
(3)引導瞭解聖經
懷愛倫認為她的著作可以引導人更清楚瞭解聖經。“並未加上另外的真理,但是上帝已借著證言,將已經賜下的偉大真理簡化;並以祂所揀選的方式,將它們放在人前,用它們去喚醒及感動人心,使人無可推諉。”“所寫下的證言,不是要賜下新的亮光,而是要將已經啟示的真理,生動地印在人的心上。”(注28)
(4)引導應用聖經原則
她的許多著作,將聖經的勸勉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懷愛倫說,她受“引導在講論及寫作中,舉出一般的原則。同時也指出一些人的危險、錯誤及罪惡,使人人都接受警告、責備與勸勉。”(注29)基督已經應許將這樣的先知引導賜給祂的教會。正如懷愛倫所說:“上帝雖已借著聖經將祂的旨意啟示給人,但這並不是說,不再需要聖靈的繼續同在與引導了。反之,我們的救主還應許賜下聖靈,向祂的僕人解釋聖經,啟發並應用聖經的教訓。”(注30)
3.對信徒的激勵
啟示錄的預言說,在地上歷史的末時,耶穌的見證會借著預言之靈顯露出來。這應激勵每一個人不可採取冷淡或不信的態度,但“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我們可以得著或失去許多福氣,全看我們是否履行聖經所命令的這項察驗。約沙法說:“信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就必立穩;信他的先知就必亨通。”(代下20:20)他的話今天也同樣真實。
注1:以斜體字提供。
注2:聖經先知的例子見出15:20:士4:4;王下22:14;路2:36;徒21:9。
注3:Frank B. Holbrook著《The Biblical Basis for a Modern Prophet》第1頁;參閱Jemison著《A Prophet Among You》第52-55頁。
注4:Frank B. Holbrook著《The Biblical Basis for a Modern Prophet》第3-5頁。
注5:不幸基督教會歷史中無完整記錄。
注6:《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卷六第859頁載Gerhard Friedrich撰“Prophets and Prophec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注7:同上860,861頁。
注8:此處“耶穌的見證”一詞最容易瞭解的文法結構是主詞所有格,而非受詞所有格。有兩種可能的翻譯:(A)關於耶穌的見證(受詞所有格)=基督徒所作有關耶穌的見證。(B)從耶穌或由耶穌所作的見證(主詞所有格)=從耶穌賜給教會的資訊。從這項詞語在啟示錄中使用的情形看,它應被視為主詞所有格(從耶穌來的或由耶穌所作的見證),並且這項見證是借著由先知所得啟示而來(Frank B. Holbrood著《The Biblical Basis for a Modern Prophets》第7頁)。
Holbrook引用啟1:1,2“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上帝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曉諭他的僕人約翰。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從上下經文,顯然“耶穌的啟示”是指賜給約翰,從耶穌而來或由耶穌所作的見證,約翰記錄這從耶穌而來的見證。這兩處的所有格結構作為主詞所有格,意義最清楚,並與啟示錄結尾時耶穌的話相吻合:“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啟22:20)(同上第7,8頁)
注9: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參考文庫》卷七第812頁;1977年7月《Ministry》, Supplement24L頁T. H. Blincoe撰“The Prophets Were Until John”; Frank B. Holbrook著《The Biblical Basis for a Modern Prophet》第8頁。
注10:W. Robertson Nicoll編《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卷五第465頁James Moffatt注。
注11:《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參考文庫》“Spirit of Prophecy”。保羅說,尋求基督複臨的人,有基督的見證證實,他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林前1:6,7)。
注12:1863年1月13日《評閱宣報》52頁Uriah Smith撰“Do We Discard The Bible by Endorsing the Visions?”1977年12月1日版《評閱宣報》13頁引述。
注13:1906年7月26日《評閱宣報》第8頁懷愛倫撰“A Messenger”“主的使女”的稱謂,乃是由聖靈默示(同上)。
注14:懷愛倫著《早期著作》59頁。
注15:1948年美國通靈者協會出版《Centennial Book of Modern Spiritualism in America》34面J. M. Peebles所撰“The Word Spiritualism Misunderstood”。
注16:1948年美國通靈者協會出版《Centennial Book of Modern Spiritualism in America》44面B. F. Austin撰“A Few Helpful Thoughts”。
注17:懷愛倫著《善惡之爭》第35章。
注18:自宗教改革至19世紀基督教會對但以理啟示錄預言的歷史性觀點,可參閱Froom著《Prophetic Faith of Our Fathers》第二至四卷及本書第13章。
注19:1982年7月《Ministry》17頁載Richard Hammill撰“Spiritual Gifts in the Church Today》。
注20:安得烈大學教會事工研究所1982年由Roger L Dudley及Des Cummings, Jr.合撰研究報告:“A Comparison of the Christia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Between Those Adventist Church Members Who Regularly Read Ellen White Books and Those Who Do Not”41,42頁;這項研究曾抽樣美國193所教會中的8200名教友作調查研究。
注21:Jemison著《A Prophet Among You》208-210頁;Froom著《Movement of Destiny》91-132頁;Damsteegt著《Foundations of the Seventh-Day Adventist Message and Mission》103-293頁。
注22:懷愛倫著《早期著作》78頁。
注23:懷愛倫《善惡之爭》導言第3頁。
注24:William A. Spicer著《The Spirit of Prophecy in the Advent Movement》30頁。
注25:懷愛倫著《教會證言》卷五第664,665頁。
注26:1903年1月20日版《評閱宣報》15頁載懷愛倫撰“An Open Letter”;懷愛倫著《文字佈道指南》125頁。
注27:懷愛倫著《教會證言》卷五第663頁。
注28:同上,665頁。
注29:同上,660頁。
注30:注23。